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5年前,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江西铜鼓是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之一。1927年9月11日,在铜鼓县城桥头大沙洲上检阅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全体官兵。检阅之后,率领第三团官兵从铜鼓县城出发,踏上了漫漫征程。
2022年8月17日下午,“纪念‘三个95周年’红土地上看今朝”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铜鼓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中心,萧家祠是前敌委员会旧址,铜鼓是工农革命军的重要创建地。革命的烽火,伟人的足迹,为铜鼓铸造了永恒的光荣和不朽的历史丰碑。
走进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由当地村民捐赠的两只木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秋收起义部队行军至铜鼓上庄村时,受到当地百姓热烈欢迎,男青年为部队抬物资,妇女们则送茶送饭。当年,上庄村村民曾月梅担着木桶把茶水、稀饭送到部队。这两只木桶,见证了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设《霹雳一声暴动——秋收起义在铜鼓》专题陈列,分序厅、谋划起义、举旗暴动、转兵南移、红旗飘扬等五部分,再现了当年在铜鼓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展革命活动的恢宏历史。该馆采用了现代先进的声、光、电等场景再现和写实雕塑,搭建起永不褪色的红色课堂。该馆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江西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红色基因,赓续传承。近年来,铜鼓县设立专门党课教室,研发出系列精品党课,并培养配备了优秀党课教师,讲解好秋收起义故事。精心打造“秋收起义之路——光辉起点”主题线路,其红色主题路线入选文旅部“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同时,依托红色读本,铜鼓县为每个红色名村培养5-10名熟悉村情村史、擅长讲红色故事的宣讲员,帮助乡镇建设村史馆、红色展记忆展示馆、烈士馆、红色文化公园等,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
据统计,2021年,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全年共接待各界人士和参观团1680余批次,免费开放共接待观众52余万人次,团体观众32万余人次,青少年8万余人次,零散观众7万余人次。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奋进征途中不断汲取精神营养,满怀信心,勇毅前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24小时新闻热线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95年前,江西修水这座古老山城响起的军号声,穿越时空,久久回响。在修水,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诞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8月16日上午,“纪念‘三个95周年’红土地上看今朝”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了位...
8月17日上午,纪念‘三个95周年’红土地上看今朝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先后来到铜鼓县的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峰景区,零距离拥抱大自然,在铜鼓的青山绿水间,感受夏日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