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建国前险些葬送中国革命;建国后险些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时间:2025-06-21 02:11 点击次数:186

  网上所说的“左”,史书上全称是“左”倾错误或“左”倾路线。宁“左”勿右是前三十年长期流传的口号,误以为“左”就是革命,甚至认为越“左”越革命。为此,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其实,长征并不是预先决定的,它就是在“左”倾错误指导下,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红军,保存革命力量而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撤离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长征。接着,除陕甘根据地外,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先后都撤离了根据地,开始长征。全国红军从30多万减少到3万左右,党在白色区域的地下工作,几乎遭到全部破坏。

  为彻底清算“左”倾错误造成的重大损失,党于1941年开展了“整风运动”,史称“延安整风”。通过“延安整风”,提高了全党马列主义水平,增强了对“左”倾错误的认识。

  在“延安整风”的基础上,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史称第一个《决议》。着重总结了历次“左”倾错误及造成的严重危害,分析了它得以产生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建国后,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坚持下去,反右斗争扩大化了,“”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身就是“左”的表现,而在纠“左”的庐山会议上,又逆转为“反右倾”斗争,加大了纠“左”的进程和难度。“七千人大会”,是规模盛大的继续纠“左”的会议,不久又重提阶级斗争。所有这些纠“左”会议和举措,又都被批判为右倾,这就使得用“左”反“左”,越反越“左”,使得“左”的错误不断发展升级,终于发生了十年的“”这场大动乱。

  在使国家处于极其严峻的形势下,还要“继续革命”,还要“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使“左”达到了难以纠正、也无法纠正的程度。最终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灾难,使党和国家处于危难境地。

  在这中国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十一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第二个《决议》,对前三十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否定了在“左”的错误指导下的一系列政治运动。至此,结束了前三十年,中国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始凝心聚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史料依据①中共中央第二个《决议》②中共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③百度百科!

Copyright © 2025 首页-长征娱乐注册-登录平台-最新注册地址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